一目了然!各类降压药物,该如何合理选择?

发布时间:2019-11-28

高血压这一疾病已经成为了
危害现代人健康的一大杀手
很多人都在忍受着它的“折磨”
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》
中的数据表明
当前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
已达2.7亿
已经成为我国
家庭和社会的沉重负担
降压治疗可降低
脑卒中风险35%~40%
降低心肌梗死风险20%~25%
降低心力衰竭风险超过50% 
因此
预防和控制高血压
是遏制我国
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的核心策略
 
那么
如何正确认识高血压
怎样有效预防高血压?
 
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
 
高血压常不期而至 要尽早识别
56岁的张大爷一个月前
因为头晕胸闷、全身颤抖
到医院测血压才发现
收缩压竟然达到150mmHg
被诊断为高血压
他一直很困惑
以往身体没什么大毛病
也没有高血压家族史
怎么就患上了高血压?
像张大爷这样的高血压患者
在门诊中特别常见
目前国内高血压的
知晓率仅为42.6%、
治疗率34.1%、
控制率9.3%
甚至有患者直到发生
脑卒中、肾功能衰竭等情况时
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
所以
在生活中需要多了解一下
这方面的知识
通过健康体检或定期自测血压
及时发现高血压
是健康保护非常重要的一环
原发性高血压 or 继发性高血压
高血压分为
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
高血压患者中90%以上
属于原发性高血压
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
为主要临床表现
的心血管综合征
如果长期血压控制不佳
可以引起高血压性心脏病、
心力衰竭、肾功能不全、
脑出血等并发症
这类高血压患者
需要长期药物治疗
 
而继发性高血压
也叫症状性高血压
许多疾病如泌尿系统疾病
(常见的如肾炎)、
甲状腺功能亢进、库欣综合征、
嗜铬细胞瘤、主动脉狭窄等
都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
可通过各种治疗原发病的措施
来控制或治愈高血压

北京大学第一医院
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
主任医师吴林
 
偶尔一两次血压测试结果显示血压偏高
就认为自己患了高血压
这种观念也是不正确的
一般成年人血压
3次以上非同日测量
均为收缩压≥140mmHg
和(或)舒张压≥ 90mmHg
才可诊断为高血压
在查出高血压后
还需要做好进一步检查
确定高血压是
原发性还是继发性
靶器官损伤及合并症情况
有了充分的依据之后
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
进行综合治疗
降压药有多种选择 宜遵从医嘱
确诊为高血压后
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
降压药
当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
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(ACEI)、
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(ARB)、
钙拮抗剂、利尿药、β受体阻滞剂
和其他类型降压药等6类
具体药物有很多
这些药物各有其优缺点
需要患者和医生合作、调试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最后达到个体、有效、安全的目标